《絲路、遊牧民與唐帝國》讀後

關於這本書其實之前已經有提過一些了,不過當時不是聚焦在這本書本身,所以想想還是再開一篇寫一下。不過,已經寫過的部分這邊不重新贅述一次。

農牧混合視角的中國:https://urochordate.com/reading/non-fiction/農牧混合視角的中國/

總地來說,如果是想擴展不同史觀的視點,擴展自己的視角的話,這本書對於習慣漢人敘事的中華觀點視角教育的人來說應該是非常不錯的新切入點。不過對於作者本身隱約透露出來的一些崇拜征服者的價值觀部分,對我個人來說是讀起來沒那麼舒服的。(還好是這種透漏他個人價值觀的部分,篇幅相對不多。)

Continue reading 《絲路、遊牧民與唐帝國》讀後

新肉入荷

新肉肉八款
新肉入荷共八款

來講(炫耀)一下週六到手的肉肉好了。這次買的一吋盆都是20塊價位,唯一一個二吋紀之川是100塊。八個加起來 340,再加上運費才 440。我的快樂好便宜噢噢噢——

Continue reading 新肉入荷

搬家完成~~

好吧我希望這次可以搬得不知不覺的,不過側欄的熱門文章不知道要怎麼找回來惹。

Continue reading 搬家完成~~

《間諜家家酒》讀後

這是我今年到目前看過最讚的新漫畫,這邊先上個讀墨AP:

http://moo.im/a/5gABFM

必須說間諜殺手偽裝任務動真情的故事真的超級老套,但我看這個故事跟我看 Trollhunters 一樣,是從隱喻的觀點來看。

Continue reading 《間諜家家酒》讀後

小鶹米的簡介

最近的作業需要介紹一個社會企業,我想做了都做了,雖然作業用的PTT放上網沒什麼意思(我是PPT字少僅提詞派的)。不過反正做都做了,準備講也花了不少精神,不如這邊留個底好了。

小鶹米是宜蘭的生態或說友善耕作農家,我這邊直接在最前面先放上小鶹米家的官網和臉書:

小鶹一家其實不姓劉,而雖然說鵂鶹是小貓頭鷹,不過會叫做「小鶹米」,其實是拆字「留給小鳥」的意思。小鶹米田區的明星物種其實是彩鷸。(不過實際去參加活動的時候她會導覽出現的各種鳥類喔~原本是愛鳥人轉作農友的。)

Continue reading 小鶹米的簡介

家庭用水的碎念

因為和朋友的話題聊到灰水利用,我這邊來稍微整理一下這幾年陸續爬文的一點想法。

先說結論,我個人的結論是有些能做的事情,但是沒有那種一個方案做完問題就會解決的好康。(淚目)

像下面這篇資料所示,台灣原則上不是沒有降雨,但是降雨時間不平均,而且河川短急留不住水。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5537
台灣的雨水跑哪去了?

Continue reading 家庭用水的碎念

神父管理課心得

誠實地說上課內容和想像中不太一樣。

原本選課的時候,想說從沒做過要創業的話,是不是修個管理,看看到底管理學實務上是在管什麼。結果比較像是「啊那個一般企業的管理你們都會惹,我們來上點一般企業不幹的事情」。(欸不,那個部份我也不會!)

Continue reading 神父管理課心得

教案〈打造生態平台〉心得作業

因為老師之前要我整理在策略與組織理論群組的問題,但是看起來並不是三言二語可以簡短說明。所以剛好趁今天課堂有點關聯寫在這邊。就從為何是「公司」要保護自己不是「我們」(公司裡的人)要保護公司的概念切入。

Continue reading 教案〈打造生態平台〉心得作業

農牧混合視角的中國

最近因為一些緣故重新獲得了一張學生證。所以最近部落格裡也長出了一些相關文章。這回算是答應了某堂課的班級要來整理一些想法。

先講結論,就是如果將傳統定義的儒教中國當成一個系統看待,這系統恐怕並非完全自給自足的封閉系統。它並不因為儒教信仰而停留在穩定狀態,反而會因核心信念的教條化而定期崩壞。因而仰賴隔壁牧人的刺激、新血,甚至是難民可以逃出的收容。

但若將南方農業、北方草原二區域(當然中間還有相當面積的農牧接壤地帶)視為一個整體,那麼若用閔茲伯格的概念,二者不同的意識形態形成政治張力,或許便可以抵制僵化的內爆。

箇中推論,我就先從近日在讀的《絲路、遊牧民與唐帝國》(以下簡稱《絲路》)開始聊聊。這本書非常的妙是在,它開宗明義的挑戰華人圈一直被教育的「中國」概念。說是挑戰,又講得十分理所當然。

Continue reading 農牧混合視角的中國

商管教案〈不賺錢的客戶怎麼辦〉心得作業

這次的教案和前幾週的教案雖然都是哈佛的授權教案,但似乎比起之前三案(〈我被google開除了〉、〈當策略轉變成效不彰〉與〈從折扣泥沼脫身〉二案)較豐富的情境建構,這次的個案花費較多篇幅在介紹會計系統,包括傳統會計系統與作業基礎成本(ABC)系統。感覺上這個系統能夠比傳統會計系統更加精確地估算每一貨品/客戶的總成本。

Continue reading 商管教案〈不賺錢的客戶怎麼辦〉心得作業

商管教案〈我被Google啦〉心得作業

今日的個案討論從一家服裝設計師品牌的人事聘僱案出發,然而討論進到中後段重點似乎不在於該特定人事聘僱的用或不用,而更多地關乎為了重整集團而空降的執行長與原經營團隊間的辦公室政治問題。

Continue reading 商管教案〈我被Google啦〉心得作業

《餐桌上的語言學家》閱讀隨筆

這本一開始好像是從噗浪讀嘛河道飄過來的不認識推薦,一看見馬上放到我的舒壓待讀清單。比《白目英格蘭》舒壓(白目英格蘭罵人語章節,被罵女巫的人要請地方官起訴自己來證明清白,實在太慘了……)

第一章講菜單用詞和餐廳價格的關聯性,仔細想想雖然我之前在噗浪破哏了,這邊還是先藏起來好了,X價位餐廳最話嘮。(欸)

第二章以美國(語言學家)人的觀點試圖辯解「鼻要再罵我們不學無術亂抄法文啦,我們只是跟歐洲對『entree』這個詞選了不一樣的延伸義而已啦嗚嗚」。原始意義是「入桌菜」,而當時宮廷入桌菜常常就是肉了。法國人延續了「開始」意味,而美國人延續了「肉」……我應該說難怪美國人平均比較胖嗎?(沒禮貌)

Continue reading 《餐桌上的語言學家》閱讀隨筆

商務教案〈當策略轉變成效不彰〉作業

艾蜜莉亞百貨一案中,主角奧古斯丁目前遭遇到的危機,是他所設計的轉型措施反應與進度均不如預期,因此原本支持他面對董事會其它成員的董事長也開始動搖了:

  • 四年的轉型計畫進行了一年,但店面整修工程只完成了10%。
  • 整修後第一季的業績不錯,但第二季開始以至於後續幾季便反轉下降。
  • 舊有客戶似乎感覺誠實標價的新政策傲慢(為什麼?覺得被鄙視?)
Continue reading 商務教案〈當策略轉變成效不彰〉作業

[課堂心得]AI與金融

這堂課老師給了三個帶回家的問題如下:

對金融界的喜與憂

目前任務性的人工智能運作,主要回應一開始對其所輸入的目的。而目前聽到的金融應用,最吸睛的目的是機器選股或產業分析,而求取「金錢回報的最大化」,而並不討論這些金錢回報的背後目的為何。似乎就是以錢滾錢,而且這些錢還是電子訊號錢,虛無飄渺地飄浮在雲端,反覆再投資而從未著陸。

Continue reading [課堂心得]AI與金融

〈XX發大財〉教案遊戲心得

因為老師的這個教案遊戲似乎用了一陣子,而且有些細節最好第一輪遊戲的時候先不要破梗比較好,所以這邊我把名稱打了馬賽克再修改一下。

Continue reading 〈XX發大財〉教案遊戲心得

《每具屍體都會留下痕跡》讀後

一開始在噗浪河道上看見有一兩個朋友在讀,但是沒有特別留心。後來在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匠粉專那邊又看到一次,也不是直接看到書介,是尼安德塔那邊,會習慣在科普文章裡面穿插幾個稍有聯想,但沒有直接相關的文章連結,從那邊連到書介的。看著覺得有趣,就放進待讀清單裡面了。

然後因為認真的介紹好像尼安德塔石匠講得差不多了,所以我這邊就偷懶省略,只講其餘部分好了。簡單地說這是讀起來自傳意味蠻濃的一本,相當可愛。然後,花粉阿嬤意外地超會放閃啊!

Continue reading 《每具屍體都會留下痕跡》讀後

《親子共熬一鍋故事湯》讀後

其實本來沒想買這本書,只是我有一堆年底到期的讀墨紅利點數,很難花。後來就拿一部分換了一本《親子共熬一鍋故事湯》。本來以為是親子共讀版的心靈雞湯的……不它有夠硬核。(欸)

第一部分引用一堆研究是嬰兒共讀對小孩將來成就的影響。其中最久的追蹤到四十歲之後,最大規模的可能是英國的閱讀起步走公共政策,直接發書到儘可能多的新生兒家庭,包括沒有固定住址的吉普賽人也想辦法盡量發到。

Continue reading 《親子共熬一鍋故事湯》讀後

《火蜥蜴的冬日節假期》的一些作者碎念

火蜥蜴要出實體書了,這邊先來打個書,請大家多多捧場支持一下欸嘿。購書連結下收文章尾端。

說起來很妙,對於作品的解讀詮釋,我自己當讀者的時候是偏向作者不要解釋太多派的,畢竟菜都端上桌了,你管我蒸蛋要光滑美麗的吃,還是當醬汁和飯攪在一起醜陋但美味的吃。(←是個去fine dinning餐廳可能會被趕出來的傢伙。)

但是輪到自己出書的時候,好像嘴巴還是憋不住的很大,一直想講我在這埋了什麼、我在那放了什麼,你們有看到嗎?(這人好煩)

是說既然電影都可以拿導演碎念版來當DVD特典了,那我這邊也來碎念一下好了。(欸)希望白爛程度不會比〈公主與狩獵者〉的導演講解版更糟。(「火是生命的象徵,她很努力在點火演得真好,這邊會和結尾人民心中的火相呼應。」一轉頭中場反派放火燒村啦哈哈哈。)

所以以下是一些作者自己埋得很爽,但是也就僅止於自爽的地方。

Continue reading 《火蜥蜴的冬日節假期》的一些作者碎念

第十八屆優質企業理念與價值創造研討會上午場心得(和碎念)

智慧零售與未來(詹宏志)

今年(2020)的疫情,儘管在台灣感受相對不明顯,但將大幅影響世界的消費習慣與商業模式。

詹董事長觀察到,消費者在網路電商的購物反應,似乎較實體商店來得更加快速。當一月二十一號台灣宣布第一例確診病患時,當晚網路家庭商店內的防疫庫存於兩小時內完售。相比實體便利店,似乎要到二十三日,才有找不到口罩的情況。

這種現象或許有幾種可能原因:

Continue reading 第十八屆優質企業理念與價值創造研討會上午場心得(和碎念)

《銀河騎士傳》VS《人類三部曲》——從複製子的觀點(下)

下半開始我們來談談合作的概念,特別是大規模合作。然而既然合作的意思是「大家一起做」,就會面對「那什麼算一個」的問題。

先從比較微小的層級開始。基因是一段DNA,一段DNA其實意思和一段文字差不多。它可長可短,上面的內容可能是蛋白質線性結構的食譜、開關此段轉錄的註記、純粹的亂碼。或是高興的話,用人造方式寫上「Hollow world」或大英百科全集也可以。

不過目前一般常用的操作型定義通常是「一個基因對應一個蛋白質」。

Continue reading 《銀河騎士傳》VS《人類三部曲》——從複製子的觀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