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吱吱叫的其實是鳥……也不對,鳥其實都是啾啾嗶嗶偶爾嘎嘎叫的……好了別管這不精確的標題了。其實只是要來唸一下「養小孩真是累啊」的這件事情而已。(唉呀所以吱吱叫的是家長……)
要先說明的是我家小人其實(當我在旁邊時)很好相處,即使尿布變成咖哩餐包了,眉毛都不會皺一下的。(這時候只能靠大人的鼻子或定時檢查了。)
而且我也沒有囉唆挑剔的長輩或另一半在旁邊扯後腿。
照理講根本沒什麼好抱怨了吧?
才怪啦我每天都想放假啊啊啊……真的可以體會為什麼有人會產後憂鬱,尤其是那些小朋友意見更多,旁邊大人意見也更多的人。
從前有學姊說過顧小孩「比連值三班還累」,實際做過之後覺得「那當然,因為雖然只看一個,不過這根本是連續值班完全不間斷,而且還不是你本科的噢嗚……」(不過學姊是真的小兒科,大概胡亂疑神疑鬼的情形會比我少一點吧?)
再加上現代人小家庭、生得少又生得晚,基本上也沒什麼幫忙帶別人小孩的經驗,第一次接觸就是第三類接觸了。(哭)難道沒有一本「Baby raising for dummies」嗎?
有,也沒有。資訊爆炸時代在這件事上基本上幫助相當有限。因為搜尋會得到一大堆不同甚至互相牴觸的建議,要怎麼篩選最後還是要依靠個人判斷。(我們甚至收到了一張「我家有個夜啼郎」的紙條說要貼在門口……被小孩爹用鼻子哼走了。)光是一個「多大開始給副食品對過敏體質比較有幫助?」就可以得到「早給」和「晚給」兩種答案。患得患失的媽媽們如果自己沒有想法的話,不爆炸才怪哩。
這種時候我還真覺得臉書那個女營運長桑德格說的真好。我沒有買她的書,不過看了雜誌裡翻譯了她的演說。精確原文雖然忘記了,不過她說女人們請不要對自己的不完美抱太多罪惡感。(故事是她不小心讓兒子在聖派崔克日穿了藍衣服,一整天暗罵自己差勁。但她老公卻說「那正好,兒子可以學一課是『我不必事事和別人一樣』。」)
當然這故事裡的錯誤聽起來不怎麼大,但還是可以讓我們提醒自己「沒有人是完美不犯錯的」。再說,人類是有韌性的生物。先不說上一代相信配方奶比母奶強,結果養出我們這代也還是好好長大了。(而我們之中有人回去跟爹娘抗議說「吼當年妳為什麼不給我母奶?」嗎?我想大概不多……或者該說如果有的話,我認真考慮這人的個性一定不太好。)幾十年前甚至曾有人提倡過「嬰兒應該儘早學吃大人食物和一天三餐,所以我們四天就開始練習斷奶」的,也曾有過追隨者,而那些實驗品寶寶……看樣子也還是長大了。
所以要給所有進度比我快或慢的媽媽、準媽媽,或者其他的嬰兒主要照顧者(還有我自己)的第一個建議是:深呼吸,不要用自責淹死自己,這樣才能保持續航力和戰鬥力。
DON’T PANIC!(知道這個哏的麻煩留個言,宅朋友相認一下唄。)
至於對於其他家人來說,請想像有個完全不講理而且會拉屎在你身上的客戶——想當然耳他也不會考慮你目前是否尿急、腹瀉或需要洗澡——所有要求都不會用人話講,而且通通都要「現在」、「馬上」。而你要每週七天24小時的伺候這人,所得到的回報一毛錢也沒有(所以他還是要擔心家計),只有難以預料的一時笑容。(雖然笑起來很可愛但還是完全不講理。)想像一下,這就是那個主要照顧者正在做的事情,或許你就會考慮要對她更好一些。請別對她擺凶惡主管架子嚷嚷些什麼「只有懶媽沒有沒奶媽」或「客戶怎麼看起來不夠爽」。家庭主婦沒勞基法罩(勞基法常常罩不了誰,但至少聊勝於無。)更沒工會可組的,身為家人還請多多支持。
如果我擠得出時間寫下一篇的話,下一篇我會分享一下我怎麼決定如何給小朋友副食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