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一種距離是「好像辦得到但其實辦不到」,大概就是在說我跟水耕的關係。(欸)
「插在水裡就能活喔,再也不用擔心忘記澆水的問題啦!」絕對是天大的話術,不要相信它。但是,我真的很想要盆子底下不會漏出水來的室內植物,這樣就不用擔心帶著泥土的水滴出來需要清理或可能阻塞排水管啦~~
要提高成功率其實有幾個點可以注意的。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植物的根需要呼吸,而水中溶解的氧氣量遠少於空氣中的比例。而當缺氧的根變得不健康時,細菌就會跑來吃,植物就會跟著爛掉。
因此我們可以考慮:
換水
在水中氧氣耗盡,厭氧菌快樂生長之前換成新鮮的水就可以啦。換水的時間點取決於植物本身對水質的需求,以及天氣。(越熱,水中的溶氧量就越低,細菌生長也越快,因此要越常換水。)
最好換水的同時,也要刷刷瓶子、輕柔地洗洗植物的根,把上面附著的細菌一起清除……嗯如果是為了討厭汙水或怕忘記澆水/澆水麻煩之類的原因選擇水耕,換水法一點都不能減少跟汙水的親密接觸跟麻煩程度啊哈哈哈。
當然這就是距離植物天生棲境狀態越遠就要花越多功夫照顧的基本道理。雖然我自己其實是懶得換水的那一種,不過網路上看別人的教學,推薦的換水頻率大約是夏季五天一換,冬季十天一換。不介意換水工作的話可以參考一下。
有積水區的介質/土耕
不換水的話,我自己採用的方法是這個,就是在沒有洞口的盆底多留積水區。另外因為沒有洞的話預計盆子通風也不好,所以「土」的選擇讓它不會吸這麼多水,增加植物跟跟空氣接觸的機會。用寫的好像很複雜,看照片比較簡單。
右邊的照片是我家的玻璃罐罐虎尾蘭,紅線以下放一段比較大的石頭(我用發泡煉石,重量輕、可吸水又可夾帶空氣)當作積水區,往上實際種植物的地方則用小石頭與泥炭土的混合。混合比例其實蠻隨便的而且也沒有混均勻,我個人是寧可小石頭(排水)多一點,有幾罐幾乎全部都是小石頭沒放土。因為不吸水容易乾可以更常澆水,但太吸水悶死植物就沒啥手段讓它快乾了。
澆水的時候不要像盆底有洞的盆子那樣完全澆滿,澆到開始有水跑進積水區就要停手了。雖然說是「積水」區,但我的主要目的不是「儲藏」水,而是讓多餘的水有地方待,不要留在上面種植區悶著。因為是玻璃瓶,可以直接看積水區的石頭乾了沒,如果積水區還有水,那就不急著澆,等它乾了再給水就好。
玻璃瓶可以透光的地方容易生藻類,看起來有點阿雜之外我自己是覺得不太影響植物生長,可以不用干涉它們。
毛細供水(自動澆水裝置)
這個方式我自己還沒試過,但上網爬文的時候看見覺得「好像還真是不錯啊」所以記錄在這邊:(關鍵字「棉線吸水法」)
它的原理其實有點像上面的積水區,只是把積水區跟種植區完全分開,再用能吸水的繩子連接水盆和種植區域,用毛細現象供水。這樣積水區可以留置更多的水,實際上達成儲藏水的效果,減少澆水次數。因為我沒有常常出遠門,所以並不需要這麼久才澆水一次。不過總之在這留底,如果將來有需要可以很快找到。
流動的水
除了經常換水,還有什麼其他的辦法增加水中的溶氧,保持新鮮呢?或者說,有沒有什麼自動換水的好辦法呢?答案就是流動的水啦噹噹~~(果然科技來自懶惰。)
老實說會用到這一招表示動用到馬達之類的機器奴隸了。而既然動用到機器奴隸,大概不是只打算種個一兩株賞心悅目一下,而是大戶了。大戶的問題請洽真正的綠手指,這邊黑手指不會嗚嗚。(而且怎麼說?動用到機器奴隸的話感覺好像放棄了某種尊嚴似的?←沒有那種東西。)
這類系統其實市面上套裝產品應該相當好找,關鍵字可以搜尋「水耕設備」、「管耕設備」,或「垂直水耕」。原則上就是利用高低差,把水打到高處之後一路流經植栽,最後回到儲水區域。如果儲水區域量體夠大的話還可以考慮在裡面養魚,擴充成魚菜共生系統。但做到這樣需要的空間就相對可觀,而且還需要懂得怎麼好好的對待魚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