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地說上課內容和想像中不太一樣。
原本選課的時候,想說從沒做過要創業的話,是不是修個管理,看看到底管理學實務上是在管什麼。結果比較像是「啊那個一般企業的管理你們都會惹,我們來上點一般企業不幹的事情」。(欸不,那個部份我也不會!)
居住在台灣的業餘奇幻寫作者
因為老師之前要我整理在策略與組織理論群組的問題,但是看起來並不是三言二語可以簡短說明。所以剛好趁今天課堂有點關聯寫在這邊。就從為何是「公司」要保護自己不是「我們」(公司裡的人)要保護公司的概念切入。
艾蜜莉亞百貨一案中,主角奧古斯丁目前遭遇到的危機,是他所設計的轉型措施反應與進度均不如預期,因此原本支持他面對董事會其它成員的董事長也開始動搖了:
這堂課老師給了三個帶回家的問題如下:
目前任務性的人工智能運作,主要回應一開始對其所輸入的目的。而目前聽到的金融應用,最吸睛的目的是機器選股或產業分析,而求取「金錢回報的最大化」,而並不討論這些金錢回報的背後目的為何。似乎就是以錢滾錢,而且這些錢還是電子訊號錢,虛無飄渺地飄浮在雲端,反覆再投資而從未著陸。
因為老師的這個教案遊戲似乎用了一陣子,而且有些細節最好第一輪遊戲的時候先不要破梗比較好,所以這邊我把名稱打了馬賽克再修改一下。
今年(2020)的疫情,儘管在台灣感受相對不明顯,但將大幅影響世界的消費習慣與商業模式。
詹董事長觀察到,消費者在網路電商的購物反應,似乎較實體商店來得更加快速。當一月二十一號台灣宣布第一例確診病患時,當晚網路家庭商店內的防疫庫存於兩小時內完售。相比實體便利店,似乎要到二十三日,才有找不到口罩的情況。
這種現象或許有幾種可能原因:
最近接連更新了幾篇都是為了要去學校上課當講稿和輔助資料用的,和原本為了自己筆記而寫的文章不太一樣。而這件事情說起來還真是相當波折。
今天下班前逛雅虎新聞,看到一篇令我感覺非常糟糕的文章:網路戀愛殺很大 12天嫁出邋遢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