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地說上課內容和想像中不太一樣。
原本選課的時候,想說從沒做過要創業的話,是不是修個管理,看看到底管理學實務上是在管什麼。結果比較像是「啊那個一般企業的管理你們都會惹,我們來上點一般企業不幹的事情」。(欸不,那個部份我也不會!)
我想整個學期印象最深刻的概念還是關於服務導向vs產品導向的部分。雖然概念還是很滑溜,容易一不小心就滑到無形產品上面。而服務/體驗/感受的難以度量,或說難以定價的地方似乎也是一大挑戰。特別在台灣老一輩「摸不到的都不值得計價」的習慣,如何說服客戶確實買單支持,似乎會變成另外的課題。不過就像著作權的概念可以推廣,我相信對無形服務重視的概念也一樣可以隨著時間推廣。
除此之外,對於創業的因果模式與實效模式的部分,我其實蠻驚訝原來「摸著石頭過河」的實效模式竟然是相對新而且大家不熟悉的方式。原本直覺的感覺裡,似乎這種方式才是比較彈性而實際的作法?畢竟感覺上,真實世界裡的各種情況是浮動而多變化的。卻沒想到相對「固定配方」的因果模式才是歷史比較悠久的方式。只是不知道這種歷史差異,到底是真的因果模式比較廣泛存在,還是實效模式其實一直都一樣多,只是或許使用它的企業通常規模較小,或許模式歸納不易,或是研究者的某些盲點,因此較晚才被提出?
從這裡我聯想到一個關於「控制」的想法。說起來我其實是從組織與策略課察覺到,隱藏在管理學當中廣泛存在的「控制」概念。好像應該先定義一下這裡的「控制」為何,但是因為今天只是寫心得,姑且讓我偷懶跳過。我在各組織類型中最「有機」的創新型組織的章節察覺到這種對「控制」的……推崇或是依賴?即使其策略發展被稱為「草根」自發生長,仍然強調著管理者的「篩選修剪挑選加速/剎車」,而其成果被形容為「花園」。然而對有一點生態或演化概念的人來說,這樣子的「自發生長」根本是真正自然生長演替(成果是複雜百倍但仍秩序井然的天然原始林)貧弱的一縷鬼影。
拉回到實效模式與因果模式,這二者當中,似乎因果模式是更加「控制」的那一個,而實效模式則是較少控制(或者說控制的方向不同)較多「適應」的那一個。如果在真實世界中實效模式其實並不比因果模式少見的話(但我現在只有猜想),那麼它的不被注意,是否與觀察者心中先入為主對控制的偏好有關?
最後一個概念突破點是有關「社會企業」的「社會」是政治性的這點,開始動作前,第一件要先處理的就是:哪個問題最重要/哪些問題是重要的,而這種討論是政治意涵的。我本來讀到這篇論文很簡短的突破完就很安穩的又忘了它。但正好這兩天我在網路上和人吵架,對方用鄙視的口吻表示:「承認吧,你們就是把強暴與偷拍受害者放在(色情)言論自由之前」。這場景實在太荒謬了,活脫脫是個二十一世紀的「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不堪版本。但這愚蠢的衝突讓我想起某些「對與對的抉擇」,而從而再次提醒了政治無所不在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