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屆優質企業理念與價值創造研討會上午場心得(和碎念)

智慧零售與未來(詹宏志)

今年(2020)的疫情,儘管在台灣感受相對不明顯,但將大幅影響世界的消費習慣與商業模式。

詹董事長觀察到,消費者在網路電商的購物反應,似乎較實體商店來得更加快速。當一月二十一號台灣宣布第一例確診病患時,當晚網路家庭商店內的防疫庫存於兩小時內完售。相比實體便利店,似乎要到二十三日,才有找不到口罩的情況。

這種現象或許有幾種可能原因:

  1. 網路購物的便利性高於實體商店,起心動念要準備防疫物資的消費者上網購買的動作比安排時間前往商店來得更快,因此決定網購或實體店購物的消費者或許同時決定購買,但最終購得時間有落差。
  2. 網路家庭電商的口罩物資,雖然同樣是零售,通常比便利店更大包裝(五十入)。(或許為了符合寄送配送的成本。)因此有意購買較多量因應「之後一段時日使用」者會優先考慮電商配送,而非臨時少量使用的便利店五入包裝。因此在此或許更適合的比較是量販實體店。然而因為量販實體店的購物方便程度比便利店更低(通常須開車前往),因此回到第一點的原因,雖然在這邊我們沒有關於量販店的數據,但很有可能量販店的銷售速度也是比電商稍慢一步的。

上面的現象似乎反映電商的某種時間特性,但不單純是「快速」。(雖然目前很多電傷經營者的思考重心都放在「速度」。)譬如真正急用的物件,很可能無法等待二十四小時或六小時配送,這時消費者可能放下手邊事情,直接前往周邊商店會更「快」。

電商在此優勢的特性,或許反而是某種時間上的「彈性」與不需要親臨現場的遠距操作。舉例來說,以我個人身為消費者的感覺,當我選擇電商購物時,我並不特別希望它「快」,但我希望它的到貨時間「可預測」或「可控」。

二十四小時內到貨但不知道是二十四小時內的幾時,因此必須不離家門的專門等待物品其實蠻煎熬的。但如果是我確定能等待(譬如上班時段送到辦公室、集合住宅大樓有人簽收),或是便利店超取方式可以在時段內自由安排取貨時間,則網路購物便會有吸引力。

這一方面顯示現代人的分身乏術,另一方面或許也顯示了這個時代的控制狂傾向。從這邊跨到詹董事長提到的UBER模式,也就是商品位置與消費者位置的媒合。我的感覺是某種鄰家跑腿小弟的網路版。(而雖然平台上出售時間的有閒人可能比鄰家小弟更容易有空,但對於個人隱私方面我們可能更信任鄰居小弟一些。)也就是離家很近的話,消費者常常不需要平台的媒合,通常也知道哪個商品在哪裏。這時候需要媒合的或許不是地點,而是時間,譬如電話或line聯絡認識的老闆預先打包商品,固定經過時間(通勤、倒垃圾等等)取貨付款即可。

鄰近地區商品的位置媒合,有用的情況似乎比較像是當我(消費者)離開我熟悉的場域,像是旅行中,或是剛搬家的時候,可以發揮較大的效果。

而對於貨物供應者零接觸的模式,信任與/或監督機制可能會是其中的挑戰。

智慧零售的實踐(名字一直忘記的盧教授)

盧教授講了很多關於寒武紀大爆發和第一隻眼睛和一些我覺得從演化論觀點來看有點微妙的事情。我原本覺得不要在作業裡吐槽所以在正式作業裡完全不提,但是這邊反正是沒人來的部落格,而且兩週後另一個管理學院的教授又幾乎完全相同的重提了一次……呃嗚我只能說他們對演化的理解,似乎很容易掉進社會達爾文追求更強更快看得更清楚,然後就一下子掉進紅后現象(個人暱稱跑倉鼠滾輪)的狀態。拜託要引用演化論《達爾文大震撼》多看兩遍吧?

盧教授提及許多關於 AI與大數據能做的事與可能的應用與發展,但我個人稍微注意到的一點是零售業搶灘的方向從以往的產品市占路線轉向個人佔有率路線,也就是想辦法讓同一個人多買一點。

若往促進人類福祉的方向看,當考慮點是「顧客的需要」時,這可以是一種一站購足減少麻煩的服務。然而若朝向失靈的方向發展,當考慮點是「最多的售出」時,這也可能是一種衝動購物、資源浪費與強迫推銷的來源。

雖然以下舉例並非智慧零售而是傳統行銷,但如《糖、鹽、脂肪》一書提及的糧商困局:我們生產的總熱量遠遠超過主要市場所需的總熱量,我們其實希望自己的消費者健康,但主動減產或是盡量「不」誘騙消費者吃下更多時公司可能要糟。其實是很怵目驚心的。

此類困境的問題或許很難有解,非屬超巨型超有效率企業或許也難以碰上。但或許仍值得我們放在心上。

This article was written by 封狼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