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壺巨靈不是火蜥蜴宇宙裡唯一一個住在茶壺裡的巨靈,事實上在故事剛開始寫的時候。我甚至還沒決定巨靈的四種屬性區分,就先遵循傳統(?)把巨靈的棲身處分成了「油燈、水瓶、戒指與茶壺」四大類。
但是她是我們故事裡提到的巨靈當中,唯一一個已知住在茶壺裡的。所以我沒有幫她取名字,就叫她茶壺巨靈。那要是萬一之後有其他的茶壺巨靈出場呢?我覺得這發生機會很低,但要是發生了,那我就叫她吉霓好了,吉霓.埃爾(狀態顯示為隨便)。但目前來說,在火蜥蜴宇宙向我們接露的地方,她就是茶壺巨靈,茶壺巨靈就是她。
居住在台灣的業餘奇幻寫作者

關於「為什麼寫著神燈精靈,但插圖裡畫的東西看起來明明是個茶壺或醬料壺?」的笑話其實太多了,連唐老鴨俱樂部裡的史高治鴨都玩過這個哏。
當然這其實是個天大的誤會,那其實就是古代歐洲到中東帶把手油燈的基本形式:在壺型的燈中注油,「壺嘴」上插根燈心就能點了,在搜尋引擎尋找「ancient oil lamp」或「bronze oil lamp」就能找到很多圖片。不過這不是本篇重點,此處且先按下不表。
這兩天不小心熬夜玩了的東西是這個:Reddit 書板介紹Bookwyrm
Bookwyrm 是去中心化的書庫網,可以想成Goodread版的長毛象。可惜目前公開伺服器似乎都沒什麼正體中文使用者。
所以當然玩的不是去註冊帳號,而是試著安裝一個個人用單機版。(有發夢如果有空架家庭內雲的話也可以來個一家人版。就不用擔心心得發到書評網之後像 Anobii 那種忽然改授權條款的恐怖事件啦~~
系列書走到這邊,我想似乎應該給它正名一下,強調它的原文書名是《The Borrowers》借物者,而非單一一名「借物少女」。因為隨著故事展開,作為「主角」的少女小人艾利緹,戲份與觀點似乎逐漸減少了。由於後面這三本我看的時間比較接近,感覺似乎不是很容易完全分開寫心得,索性乾脆寫在一起。
雖然可能會試著加減稍微區分一下個別集數,但實際上大概還是難保混在一起說。並且,既然已經是系列作的後半了,這邊也將完全不迴避任何劇情透漏,因此請各位讀者請自行斟酌閱讀。
這本和《遠月》一樣,都是貓靴的自出版作品。然後我要在這邊偷偷抱怨一下,用英文書名其實有點難記也難叫,要講到這本的時候常常會「那本叫……就是《遠月》之前的前一本……」(←是你自己英文爛又記性爛。)我現在要獨斷決定取首字母叫它《SOS》
這次應該不會講劇情了,但一樣先上個購書連結。
一樣喔,可能有細節劇透請大家慎入~
是有點老的影集了,每集的內容連維基都找得到。而且因為這部戲很多東西都放在很小的細節裡,酸一下就一擊脫離。所以沒有詳細一點的情節與前後文說明很難描述到底為什麼覺得很妙。因此以下劇情含有大量細節,請大家注意。
讀起來感覺稍微複雜的一本。
先講結論是這本的主旨或寫作用意,在於說明作者認為「全球化始於上古香料貿易」。然而儘管我不是歷史專門,但還是感覺它是相當以「阿拉伯中心」觀點在看歷史,所以或許可以搭配著補充其他觀點的書,一起閱讀或者前後閱讀?當然如果我有弄錯的地方,也請大家幫忙糾正一下。
那麼講喜歡的地方,特別是最前面幾章更加明顯,是意外抒情的筆法。前言寫薰陸香充滿了鄉愁,而第一章寫「去沙漠裡找乳香樹拔幾顆凝結的樹脂下來」寫得宛如朝聖一般。
其實第一本的故事我覺得相當完整了,而且又包在兩層敘事框架裡面。所以我在開書之前就醫直在想,這到底要怎麼寫第二集啊?原本的框架聽起來故事已經說完了,要怎麼繼續?還有最重要的,會不會硬接以致於變得沒那麼好看?
這本《借物少女》我其實從剛出的時候就買起來放著,一直沒有開讀。好不容易讀完,沒幾天就開始讀墨親子馬,我想說剛好來寫個心得推一下,結果拖到親子馬都快結束了還沒寫。只好請大家屯起來明年親子馬再跑了。
瑪麗諾頓的《借物少女》(其實原文只有借物者The Borrowers),是吉卜力動畫〈借物少女〉的原作,必須說原作跟動畫的重點很不一樣,請務必當成完全不同的作品來看。暨《霍爾的移動城堡》之後,我現在在想吉卜力跟英國作者的作品是否都要完全拆開來看?英國作者喜歡開嘲諷,而這點似乎恰是充滿正氣的吉卜力比較少的元素。
這本值得一聊的元素其實不少,但彼此之間不一定是同一個話題,我這裡就分頭寫出希望不會太混亂。
如果不是緊接著看,我絕對認不出來的啊!這邊的莉茲就是前一本最後一篇〈秋河利斧殺人案〉的莉茲,只是時間是早在犯案之前很多年,她幼幼年紀時的一日。但誠實的說我不太確定整篇想表達什麼。
可能是腦補莉茲還在幼幼時期就充滿某種內在力量不怕老虎/嚮往老虎?或者延續前面的「我不當人啦!」主題而嚮往某種野性?
《黑色維納斯》這本看起來比較多從歷史人物的經歷/人生來寫,相關歷史不熟的話其實讀起來有點不太容易。(就是在說我自己歷史太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