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者效應

旁觀者效應:當事件發生時,旁觀的人越多,越不會有人出手做事。每個人都在等著別人先動手,到最後誰也沒做什麼。這個心理學的現象在這個網路發達的社會,似乎更加嚴重,因為你無從得知網路那端的那群人,是和你一樣正在觀望,還是真的有人做了什麼卻得不到回應。

比如說,文學網裡有個盜貼文章的傢伙出現了,一群人在討論區生氣、悲嘆了好久,質疑管理方為何不積極處理。但事實上一寫信通知管理人員,一天之內就處理完畢了。實際情況是沒有人寫信給網管,因為大家都覺得「網管一定知道」、「寄信通知這麼簡單的事,一定已經有人做了」。
「這麼多人都不滿,一定也有很多人做了什麼了」
「這麼多人做了什麼,但事情卻沒有改善,表示改善真的很困難」
「改善很困難,所以我也只能罵罵而已」
「對於讓我不滿的事只能罵罵,卻不能改善,我感覺好無力,對未來感覺好沒有希望……」
這樣的推論可以適用於各種不同的地方。在前述的文學網故事,這可能引起對「著作權重視」的失望;在漏出髒水的市場,這可能引起對於市容管理的失望(其實只要寫電子郵件到市長信箱就行了);在夜夜笙歌的鄰居,這可能引起對於公德心的失望(其實他可能只是不知道自己吵到了人)。
站出來,怕招人怨,這是一定的。但其實有很多管道讓人可以匿名的發揮,而且它們並非真的很難接觸,怕的是大家都誤以為那很困難而不敢嘗試。
以上是今天晚餐後,本寢室清談時間的題目。我覺得這很可怕,所以從今開始,我決定如果遇到什麼讓我不滿的事情,在用力抱怨前,一定要先想想自己能做到些什麼有助於改善的事情,然後試著做做看。

This article was written by 封狼

2 thoughts on “旁觀者效應”

  1. 心理學確實有做過類似的實驗, 不過卻得到一個出乎意料的結果
    他們請一個人躺在人行道上, 觀察經過的人群會有怎樣的反應
    結果發現, 一般來說想要幫忙的人會先聚集在一起, 等到”好人”的數量到達一定的程度, 接下來才會由一個比較有勇氣的人把她扶起來
    這個”好人數量”的臨界值通常和所處的地方, 社會文化有很大的關係. 至於為什麼要聚集一堆”好人”大家才肯行動, 我想有很大的關係是, 誰知道伸出援手會有怎樣的後果? 又不是沒有遇過人善被人欺. 一堆好人, 起碼可以避免被她誤會.
    回到網路的議題, 網路最大的缺點就是, 看不到”好人的數量”. 就算看到一堆好人的回應, 誰知道他們在事件發生時會不會消失的無影無蹤? 更遑論成為你的後盾.
    不過妳的結論是對的, 建設性的思考和積極的行動確實是大家都應該要學習的.

  2. 我倒不認為旁觀者效應的結果,是因為要人多才有安全感。只不過是人多了,總會有一個不符合效應的傢伙出現。畢竟人這種東西常有例外,而有多少比例的人能跳出影響則可能與社會文化有關。
    更何況救助別人原本就有本能的成分在,考慮自身安危甚至誤會什麼的則是第二或者更晚的反應。想想只有兩人在場的情況,如果一個人出了事,旁邊沒有別人,剩下的那個左看右看沒有旁人,那麼要嘛是試著幫他,要嘛是不幫快點溜走。站在旁邊看不是很奇怪嗎?
    不過旁觀者效應的確是有責任分攤(因此就沒有責任了)的成分在。(也就是你說的一堆好人)但我覺得這不像是人多壯膽,反而比較像是「這麼多人,一定有人比我更會處理這個情況,我何必強出頭?」「大家都沒動,他是不是其實不嚴重?」然後一直到有個人很確定自己知道情況,才出面解決。
    這麼說好了,我們在上急救課程時就被特別提醒過:幫路倒心肺復甦的同時必須差人打電話求救,這時絕對不能只嚷著「快打電話!」一定要指著特定的一個人說「你去打電話」。沒有對象的嚷嚷,旁觀者不但不會去打電話,反而會逐漸散去,因為「已經有人在處理了」。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