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個案討論從一家服裝設計師品牌的人事聘僱案出發,然而討論進到中後段重點似乎不在於該特定人事聘僱的用或不用,而更多地關乎為了重整集團而空降的執行長與原經營團隊間的辦公室政治問題。
我想討論最一開始時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大概是同學們提出的各項「不雇用(負面)特質」寫起來竟然這麼正面這件事情。也就是「獨立自主」與「勇於表現」竟然被當作負面特質。我腦中第一個浮現的可能性是:是否咪咪的性別影響了這個判斷?是否獨立自主且勇於表現的女孩會被視為「不受控的貓」,而獨立自主且勇於表現的男孩,則會被視為常態?
當然,我們沒辦法洗掉全班的記憶,然後用性別轉換版的教案重測一次看看大家的反應。但是我總感覺如果能有機會讓這教案主角改變性別,在夠多的不同班級分別A/B測試跑過,或許結果會有些好玩的差異也不一定。
第二個浮現的可能性則是:若這樣的陳述不一定與性別有關,是否與我們傳統教育中強調順從,要「乖」的一面有關?(據說,英文中常用稱讚小孩的話語中,沒有與中文的「乖」可以直接對應的字詞。)甚至連向前公司 reference check 中的稱讚,也被讀出「言外之音」。老師對這個現象的反應似乎也有點驚訝,不知道這種現象是否是常態,還是只出現在我們一班的特例?如果真與教育方式有關,這種現象或許應該不會太過少見。
因此同樣的,我猜同一個教案在這裡,和在美國,或在群性比台灣更強的日本討論,或許也會有一些不同的解讀。
提及不同社會對同一個性的觀點,我其實也想到「咪咪的態度在美國老闆與中國客戶的面前是否會有差異?」也就是她勢在必得態度到底是「托大而信心過頭」還是「算計過的見人說人話」的問題,似乎在今天的討論裡來不及出現,但畢竟她的形象在今天的討論裡面其實稍微擺盪在冒失衝動跟精於算計之間,這面向似乎可以再稍微挖掘。
而前述存在於我個人想像實驗中的差異,讓我想起前幾週忘記是哪一堂整合管理課,也使用了哈佛教案的老師,有提到「不要把教案當小說讀」,理由和今天的老師其實相同,那便是「這些教案精心安排,裡面的每一個字都有其意義」。說起來很有趣的是,我反而感覺正是因為「每個字都有其意義」,所以更要當作小說(文學)來讀。對於文學作品的解讀,除了字面上的意義之外,可以選擇透過對作者背景的研究來爬梳(因為是哈佛的教案,所以角色在這邊棄哈佛選史丹福必定有其意義)、符號學的隱喻(壞脾氣的暹羅貓與牆上的品牌創始布店照片)、甚至是強調作者已死,回歸讀者生命經驗的超級藍色窗簾(總裁的私生女花系列:與生父相認的定情秘密套裝)。
為了慶祝這個文學與商管殊途同歸的奇妙時刻,我要上電子書網站再刷它個幾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