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其實家醫科見習已經結束很久了。所以這篇也拖了很久,才打出來。(汗)
現在大多數的醫生都是專科醫生,少了一張專科甚至次專科執照,似乎便矮人一截。但所有醫生都是專科醫師,卻也造成了不少困擾。
舉個最常遇到的問題吧:生病了,該掛哪一科?同一種症狀,可能有一大堆不同的原因,分別屬於好幾個不同專科。這種時候,要去看哪個醫生?看對了,是運氣好。看錯了,遇見和氣的醫師,請你另外去掛某科;不那麼和氣的醫生,一句「不是我這裡的問題」就把人打發。病人在各科間疑惑徘徊,又是另一種資源上的浪費。
這並不是什麼少見的情形,就連我那有藥師資格和一堆醫生朋友的老爸,前些日子也因為陣發的胸痛跑到心臟科門診。大夫很親切,也花了很多時間看。最後卻只說:我想這是胃腸科的問題,請你另外掛胃腸科。也不能怪醫生不幫他:只有在沒得選擇的危急情況下,儘管不是本科,醫生都得處理眼前的問題。但在這種有選擇的情況下,讓專長合適的人來處理,才符合倫理。
當然我那懶惰又不喜歡上醫院排隊的老爸,就從此偷懶不去了。(而且他做了一點功課,發現最常見的胃腸科胸痛是胃食道逆流,得做胃鏡才能確診,所以怎麼說都不肯去……)
嗯,再說,從在各科跟門診的經驗看來,大多數的門診病患都不是什麼大問題。常常跟了一整個下午,能夠拿來寫作業的「有趣」病例常常只有一兩個。(當然小問題也能寫作業,只不過會覺得那樣自己很混。)有時候這其實滿令人沮喪的,舉例來說,一個耳科醫師要好多年的住院訓練、刀房訓練,但現在最常見的聽力問題原因之一,卻是耳屎。
當然即使只是耳屎,也應該有人小心的把它們清掉,而不是隨便亂掏。(我卻常常自己亂掏耳朵:p)可是讓一個受了一大堆訓練,能做人工聽小骨置換的人,花掉大半工作時間在夾耳屎上,好像也不大對勁。
不能因為大多數是小問題而不看醫生(要是結果是那個大問題怎麼辦?)也不想把專業人力放在一堆小事情上。所以偉大的家醫科大夫就要出來拯救大家了。XD
家庭醫學科是個很弔詭的專科。他們本是全科醫師(也就是沒有專科醫師執照的人),卻因為全科醫師被看不起了(因為沒有自己的學會),而在某個時候終於自立自強,組織了家庭醫學專科學會。(這件事情發生在美國:專科醫師制度的起源地。)本質上仍是全科醫師,不過照顧的範圍更大,包括家庭社會層面。根據在家醫科理上的課,某些地方(想來是在國外)的專科醫師基本上並不看門診,看門診的是家庭醫師。如果問題不大,他們可以立刻解決,如果問題超過他們的能力範圍(全科的意思,就是樣樣通、樣樣鬆囉。)他們會再把病人轉介紹給合適的專科醫師。病人再與專科醫師約好見面時間,直接在大夫的辦公室裡會面。
而且因為家庭科醫師和病人的關係密切,他很容易關注到:血壓控制不好,可能與病人家族的飲食習慣有關。(如果只有一個人得限鹽,其他人照樣吃香喝辣,這果然是件痛苦的事情啊。)這種時候就得全家一起處理。理想的狀況是,大多數的醫師是家庭醫師,只有一部分人專注於自己的專科,而他們也就專心的處理自己的專科問題。每個家庭都有個相熟如家族老友的家庭科醫師,明白家裡的各種狀況與家族史、家族病史。這樣一來不只對於資源的浪費減少,訓練的專業度也能增加。
可惜這只是理想中的狀況。現在的家醫科大夫很少,少到想「先掛個家醫科看看」都不如直接去巷口掛耳鼻喉或小兒科方便。(雖然可能不是小孩,也不一定是耳鼻喉問題,家醫的老師大概也會說專科診所其實很奇怪。)而醫學生呢……嗯……要立志當個又酷又帥的心臟外科,或者賺錢熱門的皮膚科,好像都比聽起來就很平凡的「家庭醫師」來得更像是有模有樣的志願啊……(死)
所以,嗯,我想短時間內,家醫科是個奇怪小科的這件事情,大概很難改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