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思考》讀後

唐內拉.梅多斯(Donella H. Meadows)所寫的《系統思考》,剛看標題會以為是什麼厲害的「綜觀全局思考法」,實際上也的確是,但儘管如此,作者卻是從超簡單的流入、流出、存量這個最簡單的系統模型開始講。

就像偉大的編劇要從起承轉合這個基本結構(或者西方編劇的話則是三幕劇幾本結構)開始,系統思考的核心概念其實也就這個流入-存量-流出的結構(並經常加上影響動態的反饋機制)。

而從基本到偉大之間,差異其實是如何去反覆層疊這個基本結構,能疊多少層而能掌握不會混亂。繼續以說故事的例子來講,一個故事要有起承轉合,因此它會有一個「起因事件」,這個事件本身也會有它的起承轉合。

像是,在吉卜林的〈大象的小孩〉裡面,整體的起承轉合是:

  • 大象的小孩想知道鱷魚晚餐吃甚麼。
  • 大象的小孩去找鱷魚問他晚餐吃些什麼。
  • 大象的小孩被鱷魚當作晚餐候選。
  • 大象的小孩逃出生天獲得了一根長鼻子。

那麼「起」的起承轉合就是:

  • 大象的小孩很好奇很愛問問題
  • 大象的小孩不但愛問問題,而且經常問欠揍的問題問到大家都揍他
  • 大象的小孩今天的問題是:鱷魚的晚餐吃什麼?
  • 他因為這個問題又連續挨揍了,於是(下接「承」)

而且這並不是唯一一種反覆結構的方法,〈大象的小孩〉是一個角色單純的短篇故事,在更複雜的長篇故事中,我們也可能面對不同角色每一個人的起承轉合。主角的整體起承轉合、反派的整體起承轉合(而且開始點可能不同於主角)、重要的配角也有他自己的起承轉合等等……層疊反覆一個簡單的結構出碎型一般的複雜花邊那樣。

那麼從說故事的比喻,回到《系統思考》裡面作為重點的系統,基礎結構是流入-存量-流出,並且經常再加上反饋的動作。

最簡單的例子,也是書裡的例子(之一),是浴缸上面有水流入、中間有存量、下面有排水孔流出,當沒有反饋的時候,存量的變化取決於流入和流出的大小差別,流入大於流出則存量會增加,反之則存量減少。

而反饋有很多種方式,可能是當看到水量上升的時候就把水龍頭關小,或者是看到水量上升的時候去把排水孔打開。也可能看著水量上升(或下降)一直不管,直到碰到某個水位之後才觸發動作。當然也有可能存在某種反向的反饋,像連鎖反應一樣存量增加反而開大流入等等,視反饋本身的機制或目的而定。

各種可能的反饋動作圍繞的核心是存量,然而存量的變化經常會落後於反饋的動作(延遲)。

延遲的現象在浴缸的例子可能不太容易想像,不過用開空調調整室溫的例子來說,當開始感覺熱的時候才開空調,溫度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降到設定的溫度,如果開機兩分鐘就決定空調力度不夠開得更低,那麼接下來溫度就會繼續降到感覺太冷,於是調高溫度或關空調。

像上面性急的人開空調的例子,延遲會造成存量的波動,不容易好好地維持在反饋想達成的目標存量值,而是在目標上下車過來車過去。

在書裡用的例子是商店老闆叫貨來補庫存,在這邊存在三段延遲:

  • 感知延遲(庫存先下降,老闆才會看到。)
  • 反應延遲(老闆看到了,然後排進工作事項去叫貨。)
  • 交貨延遲(上游廠商收到訂單了,然後經過一番作業之後交給老闆。)

結果造成庫存的變化如截圖:

摘自《系統思考》

作者另外舉了一個例子是如果你的冷熱水混合器和蓮蓬頭之間的距離很長,那淋浴調水溫的時候也會有機會體驗到水溫震盪的「樂趣」。(我很幸運沒有這種經驗過,但感覺作者有……)而這本書沒有提到的,但在商業上,有一個現象叫做長鞭效應,是有名的零售陷阱,也是同一個現象的表現。

有時候光是增加揭露存量,就會導致反饋的改變。作者在這邊的舉例是荷蘭把電表從藏起來移到大家會經過的地方,天天都看到自己的用電量而不是等期末帳單,用電行為就因此改變,而降低整體用電量。然而同樣縮短延遲時間,如果零售商只是簡單地把叫貨間隔從五天縮減成兩天,反而會導致波動加劇。

如果這邊感覺有點複雜……別忘記這裡才在基本結構裡加上反饋,還沒有層層疊疊的套呢。

同一個存量也可以有多個流出或流入,回到浴缸比喻就是多個水龍頭與多個排水口。

同樣一個存量的流入與流出也可能各自有不同的反饋,以開空調的人為例,除了人對空調的調整(就先不講空調機裡自己的感溫反饋),房間的溫度與外界的溫差越大,熱量流失(或流入)的速度也會跟著溫差增加。最強大也經常來得猝不及防的反饋,或許經常來自物理現實之壁:你怎麼叫貨,世界上存在的原料/空間/能源就是那麼多。

而真正的層層疊疊則發生在當我們開始思考「流入從哪來?」「流出又要到哪去?」時開始:商店老闆叫貨的流入是更上游供應商的流出,而更上游供應商當然也有自己的庫存(存量)要顧。

然而這一切的複雜變化其實都是圍繞著「存量變化」與「延遲」而來,而且由於存量與延遲的存在,流入和流出可以短時間的不平衡,而不會馬上爆炸。(看向零庫存神話的脆弱性)

然而也正是由於存量與延遲的存在,如何避免過度反應造成的波動則成為另一個嚴肅的課題。而系統思考的重點,就是如何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考慮到哪些變因影響重大、哪些可以「這個暫時假裝它不會動就好也沒關係」節省腦力(運算力)。

還有最重要的,無法量化的事物存量也仍然存在,像是信任感、名譽、輿論風向之類的無形事物。

作者寫到這點的語氣幾乎有點語帶創傷的味道,可能是因為系統學者的工作是要把各種參數丟進電腦裡面模擬,因此碰到無法量化的項目就很難建進去了。但是透過觀察我們可以發現這些事物依然有其存量,而且雖然無法定量,但存量仍有高低變化與延遲,一如其他的存量。

近一點的,可以觀察羅琳的名聲在噗浪社群中如何變壞又變好;遠一點的,看看「性保守」VS「性解放」的思想,在菁英學者圈裡如何從極化後的「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經過幾百年的時間,車到了另一個極化結果「妳也享受到了情慾流動,不要坐在受害者的位子上面」以及「貞潔羞辱」。

(後面這個例子裡影響系統的除了延遲還有極化*,但或許終究人性還是有個舒適區間,大眾會在「很厲害的貞節牌坊」與「很潮的開放性關係」之間反饋,讓它車回來,希望下一輪別再車得那麼遠了。)

*極化的部分可參閱關於系統障礙的章節,競爭升級的部分。

類似的大鐘擺存量上下車來車去的現象,我覺得可能的候選還有「重視個人」對「重視團體」,這當中很奇妙的一點或許是我甚至沒辦法將這二個觀點劃分成「保守」或「改革」或「左右」:法西斯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極右與極左都是極端的集體主義;而英雄主義與無政府主義也分別是右派與左派的個人主義。

顯然個人與團體孰者為重,也是在歷史中上下輪番車過幾次?

當存在顯著延遲的時候,要注意我們的反應影響的是未來而不是現在。小心去了解延遲在哪個環節,延遲多久,還有延遲造成的影響,會比加大力度繼續針對當下反應更好。

到這邊系統的結構介紹大約是書的第一部份。第二部份系統障礙會說明系統如何被扭曲,因此產出與系統成立初始目的不同的結果。第三部分則是有關如何扭轉系統,包含系統的幾個槓桿位置。

不過老實講我寫到這邊有點累了,而且這篇篇幅也有點長了。所以後面這邊有關我就簡單地說一下有關「規則」的部分。系統裡存在著規則,像是「當存量到達oo就進行xx」的反饋。規則可能是人為訂定的(比如空調的溫控裝置或法律)也可能是天然存在的(比如物理規則只能被發現不能被決定)。

規則會影響系統中人的行為,可能是規則訂定者想要的(如果這條規則是人訂的話),也可能因為規則訂定者(上層系統)的目的與規則執行者的目的(子系統)不同,因此遭到扭曲。這種特別在障礙章節裡提出來的行為,基本上是字面符合規則,但精神不符合的作為。

書裡的例子是年末亂花錢把預算用光(避免明年被砍預算)、或者是限制飼料進口保護本國農民,但漏掉一條沒想到動物可以吃的東西,於是被大進特進之類。但我覺得寫得更生動的例子其實是《窮查理的普通常識》裡查理觀察到的,在工傷補助寬鬆的州,雖然幫助到了真正需要的人,但也鼓勵了相關詐騙,甚至產生了一整條假工傷產業鏈來協助詐騙者提出工傷證明。

掌握規則可以很大幅度的改變系統中人的行為,是系統的槓桿點之一,這就不奇怪很多社會改革者都要努力搶攻法案。(看最近動保野保爭野保法話語權)

但一方面規則訂下去之後會怎樣被執行(或扭曲)是必須要考慮的。另一方面是人為的法律與文化層面的軟體規則,基本上不太可能覆寫生物和物理層面的硬體系統規則。(《使女的世界》裡可以規定不能生的女性都丟去做送命工作,但其實無法規定「每個女生都要生出兩個」。TNR「認為」可以讓絕育的貓狗佔有地盤防止其他野化貓狗入侵,但根本無法「規定」牠們都會打贏。)

這些是任何參與制定規則的人都必須仔細思量的問題,不能蒙起眼睛跳過,以為定下去世界就會照著轉了,例外啊扭曲啊上層規則啊都不存在。

最後關於如何改變系統的槓桿,我覺得很妙的是雖然作者寫出了很多槓桿點,但最後結論卻是近乎禪意的「不要控制它,要與它共舞」。

總之書其實沒有很厚,但內容很豐富而且其實對照真實世界看的話,很發人深省。大家看啦看啦看啦看啦~~(青蛙軍曹貌)

看啦看啦看啦~~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