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llicles】《生活在廢墟》讀後

生活在廢墟
作者:瑪莉蓮.強森
譯者:李世明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6-04-13
圖片及書籍資料摘自讀冊生活
讀了之後發覺這本和我想像中的不太一樣。原本想像中是有點類似《天真的人類學家》或《可笑的結局——怪博士的田野調查記》那樣,是有關學者調查生活中非學術的部分……這樣講起來好像這本也是這些沒有錯,不過還是和我原本想的不太一樣。(嗯……)
也是畢竟人類學家研究的對象是活人,所以及使是非學術的部分也會有大量和研究對象的互動。及使《可笑的結局》裡面有一篇是植物學家的故事,但他互動的對象是植物棲地附近的蹄兔。考古學家研究的對象雖然也是人,但大部分是過往埋在土裡的那些。(後面的章節有提到法醫考古和現代考古算是例外。)所以既然考古學家的工作不真像印第安那瓊斯(唉呀但是聽說他們很多人也喜歡鞭子和軟呢帽?)也許對他們的故事沒有人類學家那麼有趣也不意外?
是說,申請了七年,研究經費都用光了還都拿不到破土動工之類的事情應該有很多精彩細節可講啊嗚嗚。但是話說回來, 《天真的人類學家》和《可笑的結局》基本上有點半自傳或日記性質,《生活在廢墟》比較像記者體驗加各種訪談整理出來的側寫。寫自己可以各種自嘲沒形象,像是大敗蹄兔之掌的植物學家可以笑自己智商不如一隻兔子,寫別人還這樣講的話則未免太有失厚道。所以其實該說是我一開始就有點錯誤期待了吧?
雖然說有點失望,不過還是有一些地方我覺得蠻有趣的,像是考古復原啤酒或現代復刻石器的部分。還有考古學在法醫和災難部分的應用也蠻讓人想不到的(看到在911塵土裡面篩小嬰兒牙齒的地方眼淚都快掉下來了),講開了覺得有點理所當然,不過沒講之前還真是想不到一起。(但是當代過去考古學我則有點搞不清楚目的到底是啥。我是說,研究自己剛啃完的炸雞骨頭到底有什麼意義?)
總之因為以上種種,其實是覺得有點搔不到癢處的。不是完全沒意思,但是有點雞肋的小品軼事合集這樣的感覺吧?。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