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
譯者:鄧子衿
出版社:大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01月31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179273
前陣子似乎是哪本雜誌的書摘專欄報導了這本書,我的噗浪河道上有兩三個轉貼的連結。非常剛巧的是,在更之前和幾個朋友逛書店時也翻到了這本,覺得頗有興趣,於是回家之後和其他幾本想要的書一起定了,正好就在看見噗浪轉貼的前一兩天拿到書。
雜誌的書摘才短短幾頁,當然會挑選看起來最可怕(?)的部份來摘。因此標題是「美法院判決:麥克雞塊不是雞,是怪物」。不過既然這本書真正的標題是《雜食者的兩難》,事實上它四百多頁的篇幅也並不只限於一端,而是一個光譜。
這個光譜從最開始的工業化玉米(也就是所謂「賣噹噹怪物」)開始,到工業化的量產有機商品(有機電視微波餐、有機預洗綜合生菜包,以及兩萬隻名叫蘿絲,住在附小庭院工廠裡的有機肉雞),再到以永續為目標經營的牧草農場(精算過的牧草生長可以交替供應各種不同的動物而形成生態圈。拒絕遠距運送,只販賣鄰近地區),最後則是一場激進的超慢食實驗:一頓(盡量)全數來自作者種植、狩獵、與採集,並且包含動物界、植物界、與真菌界的晚餐。(打野豬、採鮑魚、狩獵蘑菇!)
當然,其實還是可以看出作者心裡到底偏向什麼樣的飲食解答。不過他也仍然點出在兩個極端之間可能遇到的困難與狀況。
光譜一端的工業化飲食主角是玉米。這種品種眾多的植物供應養殖動物的飼料,以及食品加工業中的各式各樣的成份:酒精、澱粉、糊精、糖(葡萄糖、果糖)、味精、維他命C……等等。也就是說超級市場滿滿貨架上看似多元的選擇,其根本來源都是玉米。我們以為自己正在攝取多種不同的食物,其實只有一種。
雖然作者沒有提起,但我忍不住想起愛爾蘭馬鈴薯大飢荒的故事。這是單一食物來源的風險。
而作者在此提到了阿茲特克「玉米人」的說法,這倒是十分有趣。阿茲特克人的主食是玉米,因此他們自稱是玉米人,《雜食者的兩難》作者只提到了這些。(他另外有去比較現代墨西哥人和美國人碳十三比例來說明「美國玉米人」其實比「墨西哥玉米人」更玉米,不過這點和我這邊要講的沒啥關係。)
阿茲特克人的主食是玉米,而他們的宗教認為人也是玉米,走動的玉米。人類為了生存,殺死(收割)玉米,吃下玉米的血肉,因此人們尊敬玉米,必要時也以血肉償還。(也就是每年的活人獻祭玉米神。不過,被獻祭的人牲同時也被視為神明在人間的化身,因此獻祭的過程事實上是重演人們宰殺分食神明的過程,也是為了確保來年玉米能像今日人牲那樣被砍倒的巫術。)類似的想法在古代似乎並不少見,歐陸的農村似乎直到近代(不知道現代如何)還有在收割時期綁住過路人的習俗,在古代這些路人則如同麥穗一般被砍頭。(En 說在《狼與辛香料》有類似習俗的敘述,大家唱歌跳舞把客人綁到麥稈堆裡,然後放人大家開心喝酒。不過我在《金枝》裡讀到的近日習俗是「大家把大鐮刀在綁起來的客人面前插成一排,一起用磨刀石磨利,同時唱著不請喝酒就砍頭的歌」。)
誠然殺人獻祭是野蠻蒙昧的行為。但是不能否認的是,阿茲特克玉米人在這當中,表現出他們對自己生命來源食物的敬重,顯然是現代玉米人們所遠不能及的。如果試著尊敬地看待我們吃下的每一份食物,(即使它是出生在工業化廠房裡,很便宜就一大包的「垃圾食物」?)是否我們有可能讓自己稍微遠離豪無節制的暴食、浪費,以及隨之而來的健康陷阱?
書本的第二部份主要在討論大型的有機產業。也就是生產方式有機(作物的種植方式、畜產使用有機飼料與不用藥),但在採收、運送、以及烹調加工方面則採取傳統工業化、大型化的方式。
看得出來作者對這樣的方式也並不是那麼滿意,特別是「有機電視餐」或「有機垃圾食品」的部份,還有像是跨海空運從阿根庭送到美國,不合北半球季節的「有機空運蘆筍」。
然而在這邊作者沒有提出的是,大型化或許是為了因應大量的需求。而這也是接下來他在第三部份永續經營農場中遇到的問題:居住在鄉下、農場附近的人可以直接到產地購買,那麼居住在城市裡的那些人呢?(農場主人對這個疑問的回答很乾脆,意思大概是說「沒有城市的話比較好」。)
但既然城市的存在與人口眾多是既成事實,除非恐怖又激進的手段無法在一兩代內改變。對於沒有更好選擇的人來說,至少他在超市裡能有有機與非有機的選擇。如果再加上產地標示(有完整履歷當然更好,但沒有的話簡單的標示也比沒有有幫助),人們可以選擇類似食物中產地比較接近自己的那些。(美國洋蔥美國馬鈴薯和國產洋蔥國產馬鈴薯長得其實差不多啊,但有標示時,即使在邪惡的大賣場,你還是可以選擇自己碗裡的洋蔥和馬鈴薯是不是遠渡太平洋。也才會發現,國產洋蔥馬鈴薯有季節變化,而美國貨全年如一。沒有馬鈴薯或洋蔥的季節,我的咖哩裡於是出現了其他各種種類的蔬菜。)
這可能是一個不甚完美的過度。而像這樣的工業興起,至少表示有夠多的人們開始注意他們每天吃下的食物了。
第三部份是關於永續經營的農場,作者筆下的「超越有機」。(或者說,比較接近原始的有機概念。只是現在「有機」一詞已經被第二部份的大型有機工業拿走了。)可以感覺得出這是作者最偏好的方案。然而如前所述,農場附近的居民可以得到這樣的好食物,然而這種型態經營的農場目前顯然並未普及,特別是本書寫成的背景:在大型工業化農場林立的美國。
在這裡農場主鼓勵大家直接到農場購買食物,但若讓個別消費者長程開車購物,整體消耗的能源是否又可能比大量運輸來得更多?(這本書裡舉例的農場提及客戶有些要開一個多小時的車,不過根據肥貓的經驗,美國某些地方每天上下班或上放學通勤單程可能也要一兩個小時,或許對這些人來說,這相比於超市或賣場購物所耗的車程相差不遠?)
再加上一部分的農夫市集,可以將食物流通到城市。這似乎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模式,只是還需要時間與人來發展。
另外在這個部份作者也討論了肉食的問題。不過基於所謂「習慣肉食者無法中立判斷」的說法,我想或許我還是不要對此太多作議論吧?但是如同玉米人的想法,無論肉食與否,消費者的我們要維持生命,就必然有其他生命因此倒下,因此至少對所有的食物都抱持著敬意與感謝是絕不為過的。(而另一方面,對於「世界上沒有雞就不會有雞受苦」的想法,或許對那樣的激進派來說,一個充滿無機物的靜止世界正好是個一切涅槃空無邊處天吧?)
書本的最後一部分,是作者進行的一個實驗。他決定準備一頓晚餐,裡面包含動物、植物、與真菌,所用的材料盡可能來自作者本人的種植、狩獵、或採集,不能「購買」新的材料,但在有條件的狀況下可以使用手上已經有的買來的食材。這頓晚餐並且將邀請他收集材料過程中曾經幫過忙的人及其配偶。當然這頓「超慢食晚餐」只能是個實驗,畢竟不算他收集食材的時間,這頓約在週六的晚餐,光烹煮的過程從當週二就開始了。
作者為此考了狩獵執照,在老饕獵人的帶領下打了野豬、採了蘑菇、自己種蔬菜,並且從隔壁鄰居伸過來的櫻桃樹上採集了甜點派的原料。雖然自製麵包裡的酵母菌是空氣裡飄下來養的,不過我相信作者應該還是沒有厲害到可以自己種植杜蘭小麥和麵包小麥?(在朋友的食品櫃裡「採集」?)
而獵豬的部份又再次回頭探討殺戮與肉食的關聯。這讓我想起似乎有一部分人認為,肉食者最好有「親手殺死自己要吃的動物」的決心。沒有記錯的話之前新聞裡看到臉書老闆祖柏格正是這一派的。這或許能強烈的提醒食客:每一份盤中飧都是生命的代價。
然而「親手屠宰」這件事情,或許一端是看本書作者自己經歷狩獵的興奮、屠宰清理時的噁心、狩獵之後的羞愧(「我在照片裡看起來像個以殺戮為樂的下流胚子!」)以及最後料理之前,體認到自己對這頭豬最後的義務乃是認真花心思去料理,並讓會好好珍惜這些食物的人吃下。而另一端卻可能簡化成在預約好的屠宰場裡,對固定好的動物進行致命一擊,然後把專業人士幫忙處理好的肉運回自家的巨大冰箱裡面?
然而再怎麼簡化,我想這依然比去超市買回切好的肉塊肉片零碎肉,要來得需要一些覺悟。(以及如果要吃的動物比較大的話,需要一個巨大的冰箱。)而我沒有巨大的冰箱,常常也很懷疑自己的覺悟究竟到哪個程度。
身為雜食性動物的一員,我們什麼都吃,什麼都放進肚裡。這或許是一種貪婪的低級表徵,也或許只是各種生物不同習性中的一種。然而至少在吃下的過程中,保持對於食用對象的敬意,是一件我們能夠作到,而其他雜食動物不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