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第一本,最大的感想就是:科學家還是認真的去做研究吧。像寫科幻小說這樣的小事,還是交給科幻小說家就好了。orz
說起來,如果要推薦一本「科幻化改編過的」封神演義,我還是會推薦籐崎龍的版本,而非《紂王與妲己》。實際上以我個人的觀點,會認為這是一本非常失敗的改編作品。
首先,既然標榜是「改編」,那麼就不應該過於拘泥於原作的細節。這麼說或許很奇怪,不過即便是「向原作致敬」,也該以「與原作不同的方法」為之。洛夫的《長恨歌》若只是把白居易的《長恨歌》給翻成了白話,那麼就不足以稱之為洛夫的《長恨歌》。同理,張系國的《傾城之戀》,若只是在張愛玲《傾城之戀》裡加上外星人,那麼也不足以稱為張系國的《傾城之戀》。《紂王與妲己》雖然自稱是一科幻改編的《封神演義》,但除去一開頭的宇宙生成,用上了現代的物理理論,其餘的部分則只是白話寫過,加上一兩個物理名詞罷了。
或許也因為作者的拘泥原作細節,在設定上的交代與融合也跟著相當不足。原作中許多精怪、神異的部分,並沒有給予適度的「科幻化」解說。這點或許從最前面盤古開天的部分就開始了:按照作者的寫法,盤古開天其實是被宇宙大膨脹此一事件相結合,這原本是個很棒的類比。但盤古在神話中推的是天與地,也就是地球的大氣與實體,這部分並沒有被作者取消,意即:宇宙推一推就變成地球了,而像徵宇宙本體的盤古,眼睛竟然還能變成(或者該說是「竟然只變成」?)太陽月亮。既然是一尺度以到達宇宙層級的科幻,便不該對這種「以天空與地面等同宇宙」的神話概念照單全收。
另一交代不周的是所謂「遁法」的部分。作者認為所謂的「遁」,乃是術者與五行之一同化,藉由「孤子波」的形式,傳遞到遠方後再回復原身。這原本是一種很不錯的科幻式解釋「術法」,但卻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在本文中,這樣的設想,只在提及「遁」時,加上「以孤子波形式」的字樣而已。比如:李靖抓了把土,往上一灑,以孤子波的形式土遁走了。而上述同化後以波的形式移動云云的設定,則以一個短短的註解加註於章末。不得不說這樣的「交代設定」其實與「沒有交代」相差不遠。而何為「孤子波」?其特性為何?則隻字未提。或許對作者這頂尖的天文與物理學家而言,這樣的名詞乃是常識,但他很可能卻忘記這對一般人並不是,而這樣的知識解說,或許是不少人閱讀科幻小說的樂趣所在。
最後不得不好好說上幾句的,是整本作品的文字。明顯的英文文法,即使英文差勁如我,看的時候都不時會自動試圖拼湊其英文原文。根據前言所述,《紂王與妲己》一書乃是先寫英文再有中文,二者再經過各自修改。我沒有注意譯者是誰,但先寫英文版不該是英文式中文的藉口,畢竟作者的第一母語乃是中文。而若這書是由作者自行翻譯,那麼也只能說,翻與寫確實是兩件很不同的事情。(張愛玲自己翻譯自己的小說成英文似乎也遭到了重大失敗。)
若要總歸一句話的話……「隔行如隔山」……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