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冰箱炒飯的實驗

其實非常不擅長炒飯,幾次挑戰都把飯炒糊。當然從黏黏的一團到看起來還像是炒飯,只是口感稍黏一點的情況,我想多少還是有點進步。
這次因為假日午覺一個不小心就睡到傍晚,看看冰箱只剩下半鍋剩飯和一鍋清湯,卻沒有配菜。(最後的一塊蔥花蛋也一早被我吃了。)只好試著再挑戰一次炒飯。
家裡還有雞蛋、乾香菇、和一棵高麗菜。在冷凍庫裡搜尋香腸時,意外發現了一小包之前從餐廳打包回來的烤羊肉碎塊。
雖然講到炒飯,幾乎都說要先炒蛋,熟了再下飯,比較不容易黏糊。不過其實我比較喜歡蛋和飯黏在一起。小時候媽媽做炒飯,我往往還要特別要求「請先炒飯再下蛋」。這樣出來雖然沒有那麼乾鬆俐落,不過我更喜歡那種半熟蛋味融進飯裡的味道。
到自己開始做飯的時候,初次炒飯的大失敗反而與蛋無關,而是為了把冰過結塊的米飯炒開,愚蠢地用了鍋鏟去切與硬壓,把米飯割破蹂躪之後,最後自然得到半似乾漿糊的黏飯糰。先炒的蛋炒得再熟再徹底也沒有用。
要和平的把飯炒開,或許更多的熱油會有點幫助。(熱油鍋建立的和平?)不過太多油脂顯然又不符合這年頭的健康飲食之道。而要像外面賣的炒飯那樣,熱吃時雖然噴香,不過吃到最底時竟然會有一層油隨著盤子傾斜而緩緩流動的話,好像也不是那麼妥當。(至少對肚皮上的肥油不太妥當……還是雖然我不妥當,但肚皮上的肥油會覺得很妥當?)
總之油量增加的選項不在考慮範圍,或者說不管怎麼增加,都做不到像快炒店老闆那樣的豪邁大手。所以我開始考慮如何「在下鍋前就把飯粒分開」的方法。
從吃湯泡飯的經驗得知,即使是冷湯澆在冷飯上,在還沒加熱之前就會好些飯粒從團塊上快樂剝落,輕輕一撥就回復原來的樣子到湯裡游泳去了。但是炒飯這東西又必須限制水分。所以我就把腦子動到煮熟會變硬的蛋上面啦。如果這樣還是炒糊,起碼會像小時候媽媽先炒飯再放蛋的溼炒飯的味道吧?(後來在某本食譜裡也看見「一半的蛋用來把飯攪散,一半的蛋先炒」的作法,顯然這樣想的不只是我而已。)
不過第一次做這種嘗試的時候,卻沒有料到事情壞在「青菜」上面。按照原本的習慣先炒各種配料再下飯,卻想不到青菜竟然出了一汪水在底下。帶著一汪水硬炒的結果,是雖然不像最初那麼慘烈的黏飯糰,不過還是帶點黏糊不太俐落的感覺。
少炒些菜進去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不過如果炒了飯還要再另外炒菜來配才均衡的話,沒辦法滿足我「一鍋均衡餐」的美感。(美感?你是指懶惰吧?)所以這回我決定要試試看,有沒有辦法讓高麗菜在下鍋之前就先出水完畢!
因為預計要順便炒成次日的午餐,所以挖了三碗份量的飯出來。打了兩個蛋在上面,用筷子攪開。剛開始看起來會覺得兩顆蛋的液體量似乎有些不夠,不過用筷子慢慢拌開會發現其實十分足夠還有剩。一份兩朵共六朵香菇用少量的水泡開、冰凍烤肉微波解凍。這次 En 在旁邊幫忙,替我把四分之一顆高麗菜、香菇和肉都切成一公分見方的小片。
在把切好的高麗菜放在碗公裡的時候我撒了幾搓鹽想讓它出水,不過又覺得用鹽出水速度慢些,想一想就把整碗塞進微波爐裡了。之前讀過某本講物理/化學原理的食譜書有提到,微波蔬菜因為(細胞內)酸鹼值的關係,所以比水煮蔬菜更容易變黃。雖然高麗菜本來就是黃色蔬菜,不過為此我還是小心一點,決定只微波短時間就好。這一碗公四十秒的微波似乎不是很夠力,高麗菜只是稍微變溫,所以稍微攪拌之後我又微波了一分鐘。這回菜變小了些,還有點脆,顏色也還沒有明顯變黃。
油鍋燒熱之後我先下烤肉碎,家裡連蔥蒜都用光光了,所以湊合著加了白胡椒、孜然和一點辣椒粉炒香。然後就把蛋飯給下了。或許溫度夠高的關係,雖然是一般不鏽鋼鍋,不過蛋飯裡的蛋汁黏鍋情形並不嚴重。慢條斯理的翻動,偶爾有一點黏住的地方再用鍋鏟刮起,炒起來其實頗快。然後下香菇,拌勻了之後,這時整鍋炒飯已經差不多都熟了(其實也只有蛋本來是生的),才放微波過還有熱度的高麗菜。高麗菜碗底果然有一些先微波時出的水,就把那些水分給捨棄了。
把高麗菜和飯拌勻,淋了一小圈一直在冰箱裡自己增殖的醬油膏增加鹹味(事實上是不停有人多買了塞過來,為了消耗只好經常用它來代替鹽),然後再拌勻一次。
這回的清冰箱炒飯沒有變糊,也不過油,希望之後還能繼續維持。
不過成功的結果就是 En 老爺會吃得比平常更多,所以雖然炒了三份,次日的午餐看來還是只有湯泡飯可吃了。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