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姬戴恩斯》作者:blackdreames
網址:http://www.ezla.com.tw/index.php?REQUEST_ID=cGFnZT1wZW5tYW4mcG49MSZzaWQ9ODc2NDc=
果然,故事才剛剛開始起風,山雨和雲在哪都還沒看到嘛。(指)
心得老鼠會的活動其實已經收到不只一次的作品,是只在起承轉合中的「起」階段。儘管這些作品本身的實際長度並不一定真的是短。(事實上,往往看得出是別具企圖的大部頭作品,所以光是「起」就有相當的篇幅。)
我想,可以說我是借題發揮,不過因為前陣子常逛的文學網站正好也有些關於網路上大部頭作品的討論,所以還是讓我在此借題發揮感觸一下吧。
當然不是說這些在「起」時就參加老鼠會活動的作品就會斷頭,不過事實上所有網路上的作品,斷頭的或許比起最終能被完成的要多,多上許多。在先前提到的該網站,有位朋友這麼說:「這裡被詛咒了,能在此完成的作品一隻手也數得出來。」
我想說那並非哪個地方特有的情形,而是一般情況如此。
問題或許出在網路作品的「連載」形式?無獨有偶的,也在差不多的時間,在 PTT 的小說版,有一些關於網路小說定義的討論,當中援引而讓我有機會看見一篇九把刀關於網路小說的定義。(http://www.wretch.cc /blog/Giddens&article_id=3202628)姑且不論這定義是否公認或成立,裡面有個觀點十分有趣,那是關於連載式寫作所造成的,創作上與閱讀上的斷裂,以及這種斷裂對於作品本身的影響。(其實這種情形並不只見於網路作品,週刊連載式的漫畫也有類似的情形。)
與事先寫完而連載發表的傳統作品不同的是,這些作品在完成前是「處於可能受影響的狀態」,而這些影響是來自作者與讀者的互動。我想,這使得網路小說在某些方面說來比傳統作品更具有彈性。
然而,在這方面,或許也可以說,成也讀者,敗也讀者。
片段式的發表與閱讀,將引導讀者的目光與思考專注於「這個片段」的當下。也因此,對於一些大部頭故事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必要的鋪陳以及低潮(為了襯托後續而來的高潮)有時候會在那個片段的當下,令讀者感到無味、不耐。
不少見到的問題是:大家都說好看,但為什麼實際的點閱卻顯示都沒有人來看?
這或許是一種刺激-反射的人性過程,在故事高潮的刺激下讀者比較容易有所反應,因此在鋪陳的橋段便讓人靜默,甚至遺忘。(而已經寫好的傳統作品則無此問題:讀者大可一口氣讀完,或者即使分段閱讀,書也已經印好放那了怎也跑不掉。)
然而對作者本身來說,刺激-反射的關聯性也已經建立,一但有讀者的回應刺激,便覺得高興,反之則感覺沮喪,甚至無以為繼。(還不說真像吸毒,一但有過而消失只會讓人更加難過,甚至藥癮還會越來越大呢。笑)
解決之道,或許在於提供讀者更多更頻繁的刺激(故事高潮)。或者,耐下心來,學習沒有讀者也能繼續。(這麼說來,不禁開始懷疑老鼠會的活動究竟有其幫助,還是讓人飲鴆止渴?嗯……)尤其對於大架構的故事來說,正如我先前老鼠會的活動裡(《光明敘事曲》)裡說過的,故事寫作手法或表達方式很好,但是(就大綱來說)只有開始。儘管語調優美動聽,但說故事的人不能在只說了第一句話就急切著問聽眾「故事好不好聽?」因為這樣的問題根本無從回答。(而且以說書表演來說也太不專業。再笑)
好吧,囉唆了很多與作品本身無關的東西,還望黑夢不要見怪。《佩姬戴恩斯》的故事筆風讀來帶有《地海》(以及少許哈波)的韻味,故事走向則同時有學院與網遊科幻的風格。玩遊戲還得(在遊戲裡)上學,還有玩遊戲可以玩到能無視現實(而且還有點政府鼓勵的意味)的設定一開始顯得有些詭異,不過在末世科幻的實體世界架構逐漸浮現的同時,讓前面這(原顯得)奇怪的設定能成立的那些關聯也逐漸顯現。所謂的簽約者,或許可以視為自願成為 NPC 的人類,來與那些一般玩家進行互動。當然遊戲本身的存在除了提供在(一切其實也是人工虛擬的)現實世界中逐漸失去希望的人們一個發洩管道外,本身很可能也是主宰人類的超級電腦有所圖謀之處。
要說起來的話,有點類似一個有著《地海》面貌的《駭客任務》?又或者,其實從第一次看到《佩姬戴恩斯》這麼名字,其實我一直拋不掉的聯想是「梅爾戴姬克」,《銃夢》中的超級電腦,同時具有慈母與瘋狂的雙重面目,統治其市民自誕生前的基因操作而始。梅爾戴姬克統治下的沙雷姆儘管(相比於廢鐵鎮)和諧而死板,但它的居民卻也並不全是單純的機械人或洗腦白痴,而仍然是人類。(不然也沒有那些故事了)(不過一些其他作品在這種狀況下往往會安排一堆無腦居民或「精英」出來給主角拯救或屠殺,這是題外話。)這感覺的確與《佩姬戴恩斯》中現實世界的那一塊給我相同的感覺。(嗯,而且《銃夢》的第二部最近似乎要程式化入侵梅爾戴姬克了。)
所以說這是一部橫跨《地海》(腦下垂體型奇幻?)《哈利波特》(學校型奇幻)《駭客任務》與《銃夢》(末世型科幻)的跨界書寫。誠然以上的類型仍然可以歸到 Fantasy 的這一個大目之下,不過老實說已經是佔地廣泛了。(笑)而在類型文學的世界裡,跨界書寫或許可說是一種挑戰或者賭博,做得好的話,能夠兼顧兩家(或多家?)之長,從而吸引兩方(或多方)讀者,但也有可能兼具各家之短而誰也討好不了。
在目前來說,雖然只是在「起」的部分,世界揭露也還有限,所以在大架構的判斷上有點資料不足的感覺。不過至少在描寫上,以目前來說融合得並不顯凸兀。(至少對我來說)考慮從《地海》到《銃夢》的差距,我會覺得算是不太容易。(如果是第一篇作品的話更是該好好鼓勵一下。)只有在最開始的數個章節,可能尚未完全掌握那種舒緩的筆法,因此步調顯得較慢而抓不到焦點,除此之外讀來可說十分順暢。伏筆部分雖說「不把話說完」是種有些老梗的安排方式,在這裡處理得也還相當自然。
另外就是現實世界中的老師一角的態度處理……怎麼說,有點滑溜?大概可以約略猜想黑夢想表現些什麼,然而整體表現的形象似乎融合了一種以上不同類型的反派,因此感覺行為反覆而有些詭異。當然現實世界中也有行為反覆無常的人存在,但總是對一個人(主角)的厭惡究竟是以「不想有所接觸」(感覺比較像這種,但如果是則該乾脆的答應主角獨自作業,省掉下次面談的麻煩掙扎)或者「想辦法欺壓刁難」(在此看來比較不像),這兩類中的哪種來表現,應該不太會任意改變才是。
只是就目前進度來看此人應當不是太重要的配角,所以我並不真的對他有多在意就是了。
最後,我想可能還是回到最前面的話題:像這樣需要大段平淡鋪陳,寫作思考較接近傳統作品而非連載作品的東西,嚴格一點來說,既然選擇了這種寫法,那麼直到它結束之前,其實是沒有資格問讀者「為什麼不支持」的。如果讀者需要耐住大段鋪陳的平淡,那麼作者也應該要耐住在這段平淡時間中的安靜。我想這是對等的關係:如果作者自己耐不住「沒有回應」的情況,那麼其實也沒有資格要求讀者必須耐住「沒有高潮」的情況。(當然有些作者能夠支持到寫完,同理其實也有些讀者能夠等待,比例上的問題而已。)
因此我想對《佩姬戴恩斯》來說,最好的建議就是請黑夢好好的,一步一步地耐著性子將它寫完,一如我對《光明敘事曲》的建議。
以上 其實大部分都在說題外話,真不好意思。囧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