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這篇不是要說世界設定的東西;不過也對,這裡要來談談有關世界設定。
其實原本只是手賤點了關於某漫畫作品的相關討論。(而且還是我沒看過的漫畫。)正反雙方的論點大致上分別是:
「哪有那麼不現實的。」和「漫畫本來就是幻想作品啊。」
看起來不太相容,但是其實兩邊各自都有些道理。我在這方面的看法是:作品當然可以充滿幻想,但是幻想必須「合理」。這個「合理」不是見得是合現實世界的「理」,但必須合作品中世界的「理」。
聽起來很像是某種循環論證:反正世界隨我設定,怎麼亂扯都說是那個世界中的「理」不就好了?
其實沒有那麼簡單。
我認為一個作品的運行,其實不是在紙上或電腦上,而是在讀者腦中。(甚至也不是作者的腦子,但作者閱讀自身作品的時候,也仍然擁有讀者身份。當然作者比起其他讀者擁有更多隱而未顯的資訊,不過這與本篇文章目前的主題關係較小,先略過不表。)
打從讀者與作品的接觸開始,腦中便開始使用接收到的資訊,逐漸建構,或者說解釋/解讀一個「作品中的世界」。
比如說這個世界的主要物種是人類、各種類人生物、穿著衣服二足行走說話的毛絨動物,或者一群叭叭叫的昆蟲?讀者會根據作者給予的資訊,來對世界的狀態(或者角色的狀態)進行推想。
而整個(作品中的)世界會隨著作者給的資訊越來越多而變得越來越具體、豐富。這個具體與「現實世界」如何運行不一定有關係。
比如《昆蟲 live 秀》的世界裡,角色們第一眼看起來像是很像現實世界的昆蟲,但是接下來牠們開始陸續做出諸如「叭叭叫」、「挑釁」、「詭計」之類的舉動的時候,讀者就逐漸建構一個與現實世界的昆蟲大不相同的心象。
於是到最後,尺蠖住在蘋果(或果子狀球型物品)裡面,而且會羽化成蝴蝶、瓢蟲一出蛋殼就有完整的翅膀可以飛行、或者一隻螞蟻可以搬動一整根香蕉等等「非現實」的情節都變成「可以被接受的」。
然而當後來給予的資訊,和讀者根據先前資訊所建構的世界不相容時,也就是新的資訊拿去讀者腦中世界比對而接不上去時。「不合理」的問題或者說感覺,就會浮上來了。
這有可能是作者自己「直接」做了前後矛盾的展示或說明。(所謂的吃設定或吃書?)
或者所「暗示」的狀況前後不一。像是在一個魔法密度高到警察單位有公開專責的魔法部門的世界,同時它的魔法密度又低到大財團缺乏相對應的應變單位或機制,因而能被簡單的魔法伎倆唬弄。政府(警察單位)與大財團或企業是不同的單位,因此有些讀者可能忽視這個差異,讓拼圖接上。但有些讀者可能會為現實世界中這兩者的相似處或互動關係進行推想,進而質疑故事中的魔法濃度可能有前後不一致的情形,而希望作者對兩者的態度落差提供額外解釋。
而除了關乎作者在作品中有意或無意的究竟「埋」了什麼,或說如何「引導讀者」之外,其實也取決於讀者方「有沒有接收到」(作者可能埋了,讀者沒接到)或「究竟接收到了些什麼」(讀者接到的不是作者埋的東西),以及讀者「在意的點在哪裡?」(大量影響讀者準備要接收啥或注意啥)上面。
比如想用《昆蟲 live 秀》來欣賞壞心眼和低 pH 值的人,和想用同一個作品來教導小孩昆蟲學的人(而且很遺憾地,台灣版販賣附贈的小冊子似乎正是這麼賣這作品的……),前者會很開心,而後者肯定會崩潰。或者目的在於熱血強大好棒棒(或者兄弟萌萌反目情?)而非天文物理學的讀者,即使心裡也數,也傾向於不追究「索爾的槌子如果是塌陷的恆星核心變成的,為何不會引起地球上的重力扭曲或更簡單的讓搭載索爾的飛船沉到地核裡頭?」之類的問題。
所以回到最前面的討論,雙方讀者一邊或許是接收到了某些前後矛盾,或許是產生了某些特定期待(像是「這作品意圖與現實世界相似」),而另一方則或許接收到了對矛盾的說明、根本不介意矛盾處(萌點在其他地方)。對於前者來說,這作品是「不合理」的,但是對於後者來說,這作品也許是「合理」的,或是不合理處「是對整體而言不重要的細節」。
對於這種情形,作為作者,一方面除了盡量保持前後一致的世界觀之外,也可以靠著強化故事中其他有趣的地方,來誘使讀者忽略矛盾之處。矛盾越多越大,有趣的部份就要越有趣,才能聚焦夠多的注意力不被矛盾拉走。另一方面,由於每個讀者(的腦)期待或能注意/理解的東西很可能有所差異,所以考慮「這作品的目標是什麼樣子的人?」其實也就是在考慮「作品會在什麼樣的地方上演?」因此而影響了呈現作品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