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連載時期看過火蜥蜴故事的老朋友,可能會記得那時候角色們是有名字的。雖然命名的方式很隨便:火蜥蜴就叫沙羅曼德,茶壺巨靈……故事裡出場的角色們都不是膽敢直接叫她名字的輩分,不過如果需要的話,那時候她應該叫做吉妮。(對,上一篇我寫的是吉「霓」,部首的改變是後來我確認巨靈有屬性之分後的變化。)但反正不管名字怎麼取,某人的怠惰命名法在此已昭然若揭了。
但這個怠惰命名法碰到度假村裡的一干妖精們就沒辦法了,總不能叫做艾爾夫一號二號三號吧?
居住在台灣的業餘奇幻寫作者

關於「為什麼寫著神燈精靈,但插圖裡畫的東西看起來明明是個茶壺或醬料壺?」的笑話其實太多了,連唐老鴨俱樂部裡的史高治鴨都玩過這個哏。
當然這其實是個天大的誤會,那其實就是古代歐洲到中東帶把手油燈的基本形式:在壺型的燈中注油,「壺嘴」上插根燈心就能點了,在搜尋引擎尋找「ancient oil lamp」或「bronze oil lamp」就能找到很多圖片。不過這不是本篇重點,此處且先按下不表。
啊因為如此這般,所以把大河的第一部拿出來改一改潤一潤做電子書惹。個人網站這邊會留貼文當時版本的第一章前半,其他部分先收回成草稿,將來有時間力氣也有需求的時候再研究變成鎖會員之類的方式。
必須要說同時處理蠍尾獅剛上架,又要做這本風格完全不一樣的電子書,感覺還蠻錯亂的就是了。
那麼以下《澤陂》作者序。
時間過得真快,火蜥蜴的續集蠍尾獅也要出了。既然火蜥蜴寫過碎念,那蠍尾獅好像應該也要來寫一下?不過必須說這些碎念最好是給已經讀完全書的人來看,還沒看的人往下捲可能也是一頭霧水喔。
火蜥蜴要出實體書了,這邊先來打個書,請大家多多捧場支持一下欸嘿。購書連結下收文章尾端。
說起來很妙,對於作品的解讀詮釋,我自己當讀者的時候是偏向作者不要解釋太多派的,畢竟菜都端上桌了,你管我蒸蛋要光滑美麗的吃,還是當醬汁和飯攪在一起醜陋但美味的吃。(←是個去fine dinning餐廳可能會被趕出來的傢伙。)
但是輪到自己出書的時候,好像嘴巴還是憋不住的很大,一直想講我在這埋了什麼、我在那放了什麼,你們有看到嗎?(這人好煩)
是說既然電影都可以拿導演碎念版來當DVD特典了,那我這邊也來碎念一下好了。(欸)希望白爛程度不會比〈公主與狩獵者〉的導演講解版更糟。(「火是生命的象徵,她很努力在點火演得真好,這邊會和結尾人民心中的火相呼應。」一轉頭中場反派放火燒村啦哈哈哈。)
所以以下是一些作者自己埋得很爽,但是也就僅止於自爽的地方。
因為和朋友聊起來大家互相拱一拱的如此所以之後,我們幾個開始了一個名為36酵的短期寫作挑戰。大致上的規則是以可以 … 閱讀全文
之前已經做過抽關鍵字的網頁版和 android 版小程式了。不過有時候,手摸得到的實體卡片洗起來抽起來的感覺,和電腦滑鼠點點的感覺其實還差蠻多的。
這可能是另一個經常在寫作論壇上引起討論不休的議題之一,是有關寫作的各種所謂「規則」。
各種流傳著的諸如什麼小說寫作的幾要幾不要、常犯的OOXX錯誤之類之類,甚至像是比賽評審把作品拆出文字、結構、創意分項評比之類之類的作法等等等。大概出現的時候也時常會引起一些討論,有些人很喜歡這類規範,一篇篇收集起來奉為圭臬;也有些人覺得這些通通都是屁話,「該死的教條會扼殺我的創意」之類之類的。
關於這點,我想說的首先是,只要有規則存在,就會有人試圖去把它打破。
這是一個非常老梗的討論,我想在各個寫作討論區可能都是月經文等級的東西。不過嗯,即使如此我想有些東西……該說是講不厭嗎?總之雖然之前好像早就談過了,不過還是要一而再再而三一下……
前陣子四處晃來晃去,好像還蠻密集地再不同的地方看見了一些相似的……算是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