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狀癌

疣狀癌(verrucous carcinoma,VC),是一種惡性度較低的腫瘤,其特徵為緩慢但持續的局部生長,很少發生遠端轉移。病灶的外觀像是一疣狀、菜花狀的,往外凸或往內長的質塊,發生在慢性發炎處,也與人類乳突病毒 16 型有相當密切的關係。雖然生長得慢,但腫瘤可能會往內吃到深部的皮膚、筋膜、甚至骨頭。

Verrucous carcinoma 的分類是依照其生長的位置:

  1. 口腔疣狀癌,又稱為 Ackerman tumor, oral florid papillomatosis。
  2. Anourologic type,又稱為 Buschke-Loewenstein tumor。通常長在陰莖龜頭部,或者有時也會長在膀胱、陰道、子宮頸、肛門旁邊,或者其他骨盆腔器官。
  3. Palmoplantar VC,又稱為 epithelioma cuniculatum。通常長在腳上,第一個腳掌骨頭部位置的皮膚,不過也可能長在腳上的其他地方。

診斷時切片是主要的依據。通常不管腫瘤有多小,要至少切到 mid dermis 的深度,才能判斷腫瘤到底是不是進犯性的。因為此類腫瘤很少有轉移的情形發生(傾向於在淋巴結周圍生長,而非轉移到淋巴結中。),因此分期上是以腫瘤的大小為主要依據。

  1. T0:原位癌。
  2. T1:直徑小於兩公分。
  3. T2:直徑介於兩公分到四公分之間。
  4. T3:直徑大於四公分。
  5. T4:腫瘤進犯到肌肉或骨頭。

治療方法主要以切除為主,有下列幾種方法可供選擇。

  1. Mohs 顯微手術:把病灶切下來,立刻作冷凍切片。看到邊緣有沒切乾淨的就立刻再切。一直重複到病灶切乾淨了為止。這是目前首選的最佳治療法,但缺點是昂貴而且費時。(要開很久)
  2. 傳統切除:在腫瘤外圍留下 4mm 的邊緣切除。缺點是切除的範圍較大,有可能多切了好的組織。(而且仍有極少數可能還是沒切乾淨。)不美觀,而且可能因切除範圍較大,傷害局部的功能。(切到比較多神經肌肉之類的東西。)
  3. 刮除或電燒:只適合用在小而且表淺的病灶。好處是侵犯性較小,病人容受度也會較高。
  4. 冷凍療法:利用冷把表淺的病灶凍死。與刮除或電燒類似,只能用在小而淺的病灶。優點是便宜、快速、病人容受度高。但是因為缺乏組織學上的控制,所以後續的追蹤就變得更加重要。這種療法目前已漸漸被淘汰。

除了手術,也可以使用放射治療。通常放射治療是用在無法或不願接受手術,且較年長的病患。(年輕人有少許的可能會因放射線,而導致將來其他的皮膚癌症。)雖然使用放射治療,外表看起來一開始比手術治療美觀,但隨著時間過去,接受放射的部位常會發生萎縮、白化、telangiectasia(毛細管擴張)等現象。有些病人甚至可能產生壞死的情形。放射治療也不建議使用在有骨格的位置,因為可能會產生骨骼放射線壞死。
Verrucous carcinoma 雖然治癒率很高,不過仍然需要每三個月到十二個月回院追蹤。尤其是口腔疣狀癌的病人,其得到其他較為惡性之口腔鱗狀細胞癌的機會,較一般人為高。保持清潔、治好慢性發炎的部位,將有助於預防疣狀癌的發生。

資料來源

This article was written by 封狼

6 thoughts on “疣狀癌”

  1. 光動療法,聽起來好昂貴啊……^^b
    這種療法運用在口腔部位的癌症,就我剛剛偷查了一下 Pub Med 的結果,最早是在 1979 年有論文出現,但大多數的文章都集中在近十年,因此的確是比較新的療法。上面我的這篇文章,只是自己的小複習,資料來源是回顧性文章,裡面的確沒有提到。(剛剛也上了 eMedicine 的原網站看了,這篇文章已經 up date 到 October 27, 2004 囉。)
    但是比較新的療法,算不算還在臨床試驗呢?嗯……不負責任地說,就是我不知道。^^b 畢竟光動療法可以用的光敏感藥物有好多種,光源有好多種,而且臨床試驗也分成好多期。這樣的問題對我這小笨醫學生來說可能有點太過細節了。如果能請教耳鼻喉科或口腔外科的專科醫師,可能會更合適些。
    不過一般說來,臨床試驗,要等第三期結束後,一種藥物才可以拿出來被使用在大眾身上。第一期用在動物,第二期用在少數病人,第三期用在較多的病人──但這些參加研究的病人都必須被告知自己在試驗內,而且他們有權利隨時退出,不需要任何理由。
    回到光動療法,就我剛剛簡短的查了一點資料,它的確在口腔與皮膚癌症的治療領域上被應用。不過,似乎是用在早期治療比較多,也有看到建議用在緩解性治療的。
    順便看到一篇台大發的相關論文:Successful treatment of oral verrucous hyperplasia with topical 5-aminolevulinic acid-mediated photodynamic therapy. 發表在 Oral Oncology. 2004 年 Jul;40(6):630-7. 有興趣的可找來一看。連結附上論文摘要:link here

  2. 請問一種抗癌藥叫白蛋白的東西嗎……如果有那是什麼樣的藥物,有什麼效用,需要一個月打到20劑嗎…..

  3. 白蛋白?若是 albumin 的話,並沒有「抗癌」的效果。
    這是人體內也有的蛋白質,溶解在血中,由肝臟製造,營養不良,或者體內有額外的蛋白質留失,或者肝臟功能有問題的時候會減少,這時會造成血液的滲透壓降低,就有可能會需要暫時補充,但真正的治本之道還是必須回到源頭解決當初造成 albumin 降低的原因。
    不甚確定 shino 所指之「一劑」是多少,但 albumin 的半衰期約為2~3星期,也就是說補充一次,要大約2~3星期後,所補充的量才會剩下一半。
    就我以前看過的情況,通常是在幾天內補足需要的量,然後可以維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而在這段時間中應該努力解決當初造成低 albumin 的原因,除非該原因已知無法解除。)
    馬偕醫院胃腸科的 Q&A 網頁,裡面有一題相關的問答:
    http://www2.mmh.org.tw/gi/faqs/faq5.htm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